首页 > 英语 > 问答 > 有关火箭的新闻,美国技术落后了登月火箭发射再次推迟官方对此是如何回应的

有关火箭的新闻,美国技术落后了登月火箭发射再次推迟官方对此是如何回应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7-16 20:40:43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美国技术落后了登月火箭发射再次推迟官方对此是如何回应的

很多人一直在纠结美国为什么不再登月的问题。认为美国技术退步了,其实这是无稽之谈。美国之所以搁置登月:一、是资金问题。当年阿波罗计划总投资255亿美元,折算成今天的金额应该是个天文数字。前些年美国穷兵黩武,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耗尽了元气。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赤字年年创记录,屡次闹到了关门的地步,当然不可能拿出几千亿的资金来玩登月。二、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当年是冷战时期,美苏太空竞赛打得火热。苏联人在人造卫星和载人宇宙飞船方面都拔得头筹,美国急需扳回一局来鼓舞士气。所以美国倾举国之力,来促成登月计划。三、当年的阿波罗计划一方面是烧钱的炉子,另一方面也是下金蛋的鸡。这个计划动员了两万多家企业和机构参与,也直接养育了一大批最顶尖的美国科技和军工企业。IBM, 波音,洛克希德马丁这些巨头都是在那个时代壮大起来的。时过境迁,现在再启动登月,已经没有了这个红利。另外,美国现在是NASA主导,私企开路,国家队殿后,美国这十几年来一直在折腾航天商业化,经过阵痛期已初见成果。spacex、蓝源为代表的私企渐入佳境,以波音洛马为首的准国家队由于效率低耗资大越来越遭人诟病,但其技术水平和稳定性依然是其他国家包括美国自己的私企望不可及的。(稳到什么程度?波音洛马组建的ULA发射联盟成立15年至今140+次发射无一失败)看航天新闻要持续、全面的看,别人家出了点问题就幸灾乐祸,回头人家发射成功了又高呼不可战胜,好像这玩意是一夜之间冒出来似的。2022年美国还有火神半人马、年底的SLS、明年的新格伦,不算spacex的星舰,届时世界运载火箭排行榜前5位将看不到其他国家的身影,再看看NASA接下来几年要搞的那些项目,与其说它倒退了,不如说又进入了活跃期,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美国人不笨,也不傻,他们是典型的无利不起早。

美国技术落后了登月火箭发射再次推迟官方对此是如何回应的

2,2022年中国航天大事件有哪些

2022年中国航天大事件有:1、3月5日14时01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将银河航天02批6颗卫星和1颗暄铭星愿微纳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银河航天02批6颗卫星主要用于在轨验证多星联合工作、星座组网布置、通信-遥感一体化技术。搭载的暄铭星愿卫星是一颗6U遥感立方星。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10次发射。2、3月17日15时09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遥感三十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四号02星与已在轨的遥感三十四号01星及后续星形成组网运行状态,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满足对地观测快速重访需求,可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信息保障。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11次发射。3、2022年3月23日15时44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上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在约45分钟的授课中,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生动演示微重力环境下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深入浅出讲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同时展示了部分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了在空间站的工作生活情况。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4、3月29日17点5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建发射工位上,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首次点火起飞。火箭顺利将浦江二号卫星和天鲲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5、3月30日10时29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托举天平二号A、B、C卫星点火起飞,随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6、3月31日18时40分,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器件被烧蚀销毁,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2022年中国航天大事件有哪些

3,中国今年有哪些航天大新闻

2020年,人类面临了众多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超难模式下,中国航天不断创造奇迹,又迎来了厚积薄发的一年,在新型火箭首飞、卫星导航系统、月球与深空探测与商业航天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今年是中国航天的超级2020,这些高光时刻值得铭记。一、嫦娥五号,完美完成中国航天史上最复杂任务2004年,嫦娥探月工程正式启动,计划通过“绕、落、回”三步走发展战略全方位研究月球。目前已有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鹊桥号、五号T1试验器等完成任务,完整突破了环绕和着陆两大月球探索使命,实现了人类首次软着陆月球背后和巡视的壮举。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发射成功,挑战月球采样返回,时隔44年(1976年苏联月球24号),它将为人类再次带回月球样品。?嫦娥五号的任务流程高度复杂,是无人探月的极致图片来源:作者改编嫦娥五号探测器组合体总重达8.2吨,采用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联合的方式探测月球,是人类无人探月史上最复杂最重的探测器。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成功返回,最终收获了1731克样本,超过了苏联三次无人采样任务采样总重量(301克)。在经历了11个重大阶段和关键步骤后,中国终于告别了仅有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赠送的1克月球样本的历史,并全面掌握了无人地月往返系列技术。不仅如此,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航天五大首次技术突破:1.地外天体自动采样封装;2.地外天体起飞并精准入轨;3.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4.携带月球样本高速(近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5.建立中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二、北斗系统全面建成,精准时空尽在手中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55颗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北斗系统,历时26年研发,经历了三代系统、共计发射了59颗卫星,终于完成全部组网星座发射任务,正式建成!在理论上,卫星导航系统能无限量为用户提供全球覆盖、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定位与授时服务,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等重要领域,是任何一个大国必须掌握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今年有哪些航天大新闻

文章TAG:有关火箭新闻美国有关火箭的新闻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