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英语 > 问答 >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初中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初中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7-15 18:59:10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初中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时间;活动过程,表现,评价。若是分组的,要把分组活动指明,再加上过程、表现、评价,还可以加上小组评价等。最好是以表格的形式设计。

初中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2,观物象测天气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你好!搜一下:观物象测天气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如有疑问,请追问。
活动目标:  1、掌握故事名称,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别人有困难要想办法帮助。  2、学讲故事中对话和短句:“别着急,我来帮助你”。“……谁有困难我来帮。”

观物象测天气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3,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案例 急用随便什么方面的不要照搬 最

(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建筑粉尘、秸秆烧燃、垃圾都能够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这些是都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2)水污染会使大量水生物死亡,更主要的是危害人体的健康,破坏生态平衡等;(3)要解决白色污染,要尽可能减少使用塑料品,回收废旧塑料,而焚烧废旧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塑料也不能禁止使用.故能解决“白色污染的措施:①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②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③回收各种废弃塑料.故答案为:(1)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2)大量水生物死亡;(3)减少使用塑料品,回收废旧塑料.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初中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案例 急用随便什么方面的不要照搬 最

4,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用冰箱制冷饮

一、活动目标:  1. 知道冰箱有制冷的作用。  2. 享受角色扮演的乐趣。  二、活动竹备;  1. 收集箱子或盒子。  2. 事先自制一台冰箱  三、活动过程。  (一) 谢谢冰箱。  1. 出示自制“冰箱”。冰箱有什么用处呢?  2. 冷藏水果、牛奶、棒冰等,都是冰箱的功劳,我们一起来谢谢冰箱。  (二) 人造冰箱。  1. 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一起用纸箱制作冰箱,探索分隔的方法。  2. 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为冰箱取名字,引导幼儿展示冰箱们和放置食物的地方。  3. 教师以厨师的口吻说:冰箱造好了,大厨师先来试一试。观察幼儿的准备情况,肯定各组有特色的地方。  (三) 我是小小厨师。  1. 娃娃家要请客,我们一起来烧菜。  2. 以小厨师冷藏菜肴的情节,分组游戏。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指导。
不明白啊 = =!

5,初中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案例范文

对啊我是学生会的 以前写的一些活动方案也许可以十六中2008年少先队辩论赛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第五周 活动地点:初一、初二各班教室 活动人员:初一、初二所有同学 活动简介: 随着现代化的到来,教育方式越来越开放,很多同学都注重崇尚自我个性,而忽视了一些校纪校规。但是不容置疑,培养自我个性是开放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有利于教育的。虽然校纪校规约束了学生的自我个性,但是有利于学校的管理,也是有利于教育的。那么我们在自我个性于校纪校规中应该如何选择呢?少先队决定举办一场以“中学生应该注重遵守纪律还是主张个性”为辩题,展开一场校园辩论赛。 由于初三本周要月考,所以不参加活动。本次活动利用每个班的班会课,以每一个班为单位展开,然后选出一名优秀辩手进入复赛。 活动准备: 本次活动应提早发布消息,以便于辩手准备材料。每班选出4名正方辩手和4名反方辩手,2名主持人,3名裁判。辩手应准备好辩论材料,主持人准备一段开场白。在班会课开始前,布置好教室黑板和桌椅,包括裁判、辩手的座位。 活动内容:班会课开始后,主持人开始主持,开始辩论,以下是比赛流程: 1正方一辩发言 3分 2反方一辩发言 3分 3 正方二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30秒 每个提问不超过10秒 4 反方二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30秒 每次回答不超过20秒 5 正方三辩选择反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30秒 6 反方三辩选择正方二辩或三辩进行一对一攻辩 1分30秒 7 正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2分 8 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 2分 9 自由辩论(正方先开始) 10分钟(双方各5分钟) 10 观众向反方提问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11 观众向正方提问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12 观众向反方提问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13 观众向正方提问一个问题 回答时间不超过1分钟 14 反方四辩总结陈词 4分钟 15 正方四辩总结陈词 4分钟 注:正反方二、三辩各有且必须有一次作为攻方,辩方由攻方任意指定,不受次数限制,攻辩双方必须单独完成本轮攻辩,不得中途更替。在比赛过程中,一名主持人负责过渡,另一名主持人负责计时。 辩论完后,评委负责评出胜利方和一名最佳辩手标准如下:项 目 语言表达能力(3分) 辩论艺术技巧(4分) 个人形象气质(3分) 得 分 正方一辩 反方一辩 正方二辩 反方二辩 正方三辩 反方三辩 正方四辩 反方四辩 项 目 主旨突出(5分) 富有创意(2分) 配合默契(3分) 得 分 正方整体 反方整体最后每班班长在第二次开会时上报各班的最佳辩手,派出最佳辩手参加复赛。

6,初中综合实践该怎么写举个例子谢谢急用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摘自:《福清市中教科》 课题:绿化校园设计 年级:八年级组织形式:班级课时:1课时时间:2007.3【活动目标】 1、了解绿化对校园环境的作用2、了解不同绿化树种特性,从而评价本校绿化布局,并为校园绿化提出合理化建议3、从小环境改造中启发思路,培养学生改造大生存环境的意识和能力4、在具体的实践中,学习调查法、讨论等科学研究的方法5、增强环保意识,关注校园环境【活动准备】 1、器材准备有:纸和笔、绘图工具、皮尺和圈尺、钢笔、橡皮等2、设计调查表和记录【教师指导思路】 1、指导学生认识绿化对学校生活的重要性2、给学生提供必备的资料3、围绕绿化问题让各组学生展开讨论,互相启发,并撰写调查报告、倡议书以及活动设计方案。4、提出问题、具体要求和活动方向,学生具体实施5、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必要的指导6、与学生一道进行评比、展览活动【学生学习方法】 1、通过调查、访问、学习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总结积累经验2、通过观测、记录、学习研究的科学方法【活动步骤】 1、指导学生分组,造定组长2、学生开始实地观察,测量、调查、规划3、学生小组讨论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4、以班向全校师生写一份绿化校园,保护环境的倡议书。5、设计“绿化校园,保护环境”活动方案。6、学生集体绘制校园绿化平面设计图。7、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成果的展示。8、学生畅谈本次活动所取得的收获。【活动说明】 1、通过这次活动,不但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可以带动全校的师生的环保意识,最终形成一个全校都关心校园环境。2、各小组在调查的基础上,写出活动设计方案、撰写调查报告、尝试绘制校园绿化平面设计图。3、进行资料的整理,将所涉及到的资料输入电脑保存。
写作提纲草案 书名:《xxx》 第一、体材:玄幻,武侠,科幻,幻想,军事,yy 第二、主题:主要情节内容,说明什么?内涵 第三、内容简介: 第四、预计字数:xx万 第五:环境设定 环境地理:哪个世界环境,如是异时空需要说明,什么地名,越后面越远,供人物移动使用。 中央: 东面: 西面: 南面: 北面: 第六、角色设定(正面角色、反面角色、中间角色和闲杂职业) 1.姓名:性别,年龄,性格,语言风格,初始技能,后学习技能。 n.姓名:性别,年龄,性格,语言风格,初始技能,后学习技能。 第七、技能设定: 1.技能名称:学习过程,使用动作,效果,优点描述,缺点描述。 第七、道具设定 1.道具名称:尺寸,外型,重量,主要功能所在位置,特殊效果,制造成。 第八、情节设定(最简洁的一句话介绍整个情节) 环境序引: 世界格局: 势力分布: 第九、情节结构 主角出世: 生活环境: 引发情节: 主角入世: 学习情节名: 受挫情节名: 组队情节名: 敌对情节名: 战斗情节名: 进化情节名: 再学习情节名: 大势力情节名: 书末战斗情节名: 末尾结文情节名: 敌对情节: 介绍情节名: 结仇情节名: 内部对话情节名: 分裂或发展情节名: 盟友情节: 介绍情节名: 结盟情节名: 帮助情节名: 第十、章节情节简述(200-500字说明全节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 大结局: 第十一、他人润色拼接说明: 1.组队拼写流程:主题提出->情节规划->初建提纲->创意补充->情节补充->确立提纲->包干分配->回稿审核->章节修改->思路调整->回稿修正->拼接润色->漏洞群修->发布计划; 2.阅读全文,风格及语言修改,必须由同一人完成; 3.如需要他人续稿填坑,需提供需续稿部分的详细提纲和思路的,并保留续稿者个人标记; 4.留伏笔或新的思路,需在节末注明,利于后文编写; 5.若单节审核,由原作者修改,需要写详细书评,优缺点。 6.留个人标记:作者:xx 续貂 (续貂:意指狗尾续貂,对前文原作者的尊重。)

7,哪里有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案

一、 学生分析:九年级总共有一百五十学生左右,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他们渴望表达和实现自身价值,在九年级学生中有四分之一学生属外来民工子女,他们的生活经验丰富,社会阅历广,较本地学生而言参与综合实践研究的热情更高。虽然已学了两年科学,但学生对综合实践的活动过程不甚了解,而且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会紧张一些,但是学生所拥有的知识也更宽广。鉴于以上本学期将开展一些与学科知识有关有能与社会密切接触的课题进行研究活动大胆与各科教学结合起来,将学生所学的学科领域的知识,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同时,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科领域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特点: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同学们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养成教育为基本目标。 三. 研究性学习的几个主要环节: 1.选择课题 2.制订方案 3.探索与研究(1)搜集信息(2)处理信息(3)分析问题(4)实验研究 4.总结与交流(1)撰写研究报告(2)成果图版展示(3)组织报告大会(4)开展论文答辩 四.指导学生选题,要求: 1、选题角度:从比较熟悉的事物中选题;从社会的需要考虑,寻找社会热点的课题;从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出发,选择与科学、技术、社会关系密切的课题。 2、课题范围:宜小不宜大,注意可行性。 五.指导学生制订方案,要求: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开展课题研究,制订方案尤为重要。对已选定的课题制订研究工作方案,就是根据大量的、通过调查研究得到的资料,分析矛盾、确定目标、拟定研究工作的方法和实施步骤、安排工作进程、确定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 2.一般过程可以分以下几步:首先,确定调查范围;其次,确定调查的具体内容,并设计调查表格;最后,制定资料汇总、分析、交流、总结,完成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的时间进度表。 3.在实施方案中,调查内容上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所确定调查内容必需从调查的目的出发,要有针对性。 4.在制订方案中,研究活动人员的合理安排与分工也至关重要。为此,制订方案就必须在集体的负责人主持下,由所有实际参加工作的人员共同研究,每个同学都必须分别对某一方面的工作负责,同心协力共同合作完成。 5.在完善方案中,还应考虑活动所需的财力和物力、制订经费预算、实验所需设备。六. 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方法及要求:(一).搜集信息:经过自己亲自实践获得的信息是最为真实可靠的。1.搜集信息的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查阅资料(4)学习与咨询(5)调查法A.跟踪调查 B.抽样调查 C.实地考察 2. 搜集信息的工作要求: a.设计调查问卷、确定访谈形式、采集各种数据等。 b.外出活动,安全第一,必须与班主任联系好,报告外出时间和地点,最好有通讯联系方式和手段。 c.注意有礼貌,工作要有方法,既善于让活动对方愿意帮助你开展工作,也不能让对方感到讨厌。 d.做好资料收集和记录工作,如:登记表、调查表、拍照、摄象等。 (二).处理信息:在获得第一手资料后,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综合。 1.处理信息的方法(1)定性、定量分析法 (2)比较分析法 (3)因果分析法 2. 处理信息的工作要求: a.信息处理另一种重要的形式——图表,生动、形象、直观。 b.将分析资料汇总,把研究对象的各方面的本质有机地联合为一个整体,为结题作准备。 (三).阶段工作要求: (1)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本情况。 (2)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几个主要环节。 (3)选读几篇活动案例,初步形成活动思路。 (4)重点阅读2篇案例,为自己选题做前期准备。 (5)组成课题小组: a.五人一组,设组长一人;同时设记录员、资料员、监督员、宣传员各一人。 b.既发挥个人作用,又要体现合作精神,彼此间要十分注意良好的配合。 c.召开小组会议,个人提出选题方案,集体讨论并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初步确定本组课题。 d.明确活动意义、明确活动过程、知道怎样选题、做好活动记录。 (6)召开学生课题组长会议和指导教师会议。 七. 指导着手结题工作的方法和要求: (一)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总结报告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种永久性的科学记录。在完成了一项专题研究活动后,把我们的工作进程、工作结果、分析与讨论的意见老老实实地记载下来,这是一种客观地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它有助于发现新的问题,提高工作水平,也有助于学生之间交流和供他人参考。 专题研究报告,按实践内容不同有许多表现形式,如专利报告、咨询报告、情况反映、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尽管表现形式、文体结构、文章篇幅不同,但在内容上都包含如下要点:问题是如何提出的;如何分析、研究这个问题;该问题解决得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以及成果的创新性、重要性如何等等。 总结报告一般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题目。报告的题目是读者拿到手后映入眼帘的第一个信息,人们往往从题目来判断这篇文章是否值得阅读。所题目除了确切、简洁外,还要醒目。 2.文章署名。体现了作者在该项实践研究中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取得的成果,同时也表示对该文的负责。集体研究成果,作者姓名应该按贡献和责任大小先后排列,或以姓氏笔画为序排列,注明执笔者姓名。 3.摘要。内容有关要点的概述,通常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正文之前。篇幅不超过300字。 4.报告主体——一般分引言、工作方法与过程、结果或结论、比较与讨论。 (1).引言又叫前言、绪言、引子,是报告的开场白。扼要叙述工作缘起,为何研究该课题,想解决什么问题,解释活动意义;然后阐明课题背景,以及活动的重要性及期望得到的结果。 (2).研究工作方法与工作过程是整篇报告的主体,要详细阐明工作的各个环节。可把工作过程中的活动资料放入,如照片、草图、原始设计方案等。 (3).结果或结论部分是报告的中心,主要是写出通过实验、观察或调查分析或是理论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还可写出作者对结果的解释。除文字外,还可列成表格或绘成图形。 (4).讨论的内容主要是阐明所得结果的意义,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他人所得结果的比较等。可讨论结果的理论价值、实际应用价值、对社会文明的影响;可讨论理论结果与事实材料的符合情况,若两者有偏离,则应解释其原因,并且指出对于今后发展的可能性预测。必要时,还可以提出本工作的遗留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5.致谢和参考资料。结尾处以简短的文字对该工作中给予帮助、指导,参加讨论、审阅或提出批评意见的单位或个人,表示感谢。在正文后面应列出文中所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写明作者、书名、出版单位、时间、章节、页码;若是杂志文献,除作者外,还应杂志名称、卷、期、页码和年代。 6.有时在末尾还要加上附录,包括附注、统计表、附图、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二)递交与展示成果: 1.完成论文报告,纸张文稿和软盘文档各一份。 2.填写活动记录,包括开题报告、课题方案、方案评审表、活动记录(按活动次数而定)、结题报告、终结评价表等材料。需要老师评注和签字的材料提前送交指导老师处完成好。 3.班主任把本班各组材料收齐,集中送交教导处;教导处把各组成果展示出来。
九年级(上)综合实践教学计划本学期我在负责中学部教育教学管理的同时,兼任八年级、九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的教育教学任务。为了使本门课程有个系统教学规划、有条理开展教学活动,结合没有教材和任课年级学生学习实际,从网络和书籍中确定本学期九年级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内容新授14课时、考核2课时。下面就做此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九年级两个班共有81名同学,因为学生层次不同、基础不一。所以虽然是毕业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有些陌生,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一、指导思想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三、活动目的要求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文章TAG:初中综合综合实践活动实践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案100例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