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从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我们古老的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梦想着飞天,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搭载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3/的那一刻,我们更多的是高兴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为了这一刻,付出了近半个世纪的心血,飞向太空航程是事件沟通报告。
飞向太空航程是事件沟通报告。传播是一种新闻体裁,具有新闻真实性和时效性、生动性、完整性和评论性的特点。这节课从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开始,回顾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真实事件具有历史纵深感,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写作方法。课文结构简单,既有新闻的基本结构特征,又有头尾圈的结构特征,应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写作背景:从古代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再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我们古老的民族几千年来一直梦想着飞天。只有在中国国力强盛、科技水平提高的今天,中国人才能见证这个梦想的实现。当举国欢庆神舟五号飞船搭载中国自己的航天员飞向-3/的那一刻,我们更多的是高兴和自豪,却很少知道,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为了这一刻,付出了近半个世纪的心血。这则新闻回顾了这段历史。
六个阶段。先是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造卫星!”说明。第二次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第三,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送到太空。第四,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开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第五,“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经过了多年的检验。第六,神舟四号飞船成功发射。
3、 飞向 太空的 航程导语和结语部分描写和评论相结合的好处优点是表达作者的爱恨情仇,给人以生动的印象;发射场阳光明媚;发射架直冲云霄;神舟五号是乳白色;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正在等待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mega launch爆发出橙红色的火焰,托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这些写实的描写,描述了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送上太空小时时的场景,给人以立体感和现场感,描述了发射场景后,说明了意义,它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