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经验 > 设计数学教学难点的意义,怎样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设计数学教学难点的意义,怎样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3-16 09:14:07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怎样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正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面对和进行的工作,而能否正确地确定教学的重、难点是高效率数学教学的前提,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和关键.但笔者发现,在日常教学设计时往往有许多教师不能正确地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教学重难点的意义和特征把握不准,缺乏一些确定教学重、难点的方法所致.为此,本文就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含义以及确定方法作些讨论....

怎样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2,名词解释数学教学重点数学教学难点数学教学目标数学教

先讲“数学教学重点”,我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抓住主要,主次分明”,我觉得“重点”即“每堂课或每章节的重要部分,主要部分,也是学生们要学会,需掌握的部分”. “数学教学难点”——顾名思义,是比较难懂的知识,学生们不易掌握的,需注意的是“难点不一定就是重点”,不能错误地认为难点就一定是很重要的知识点,这是不一定的,如果说某个知识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那么它确实很重要,在考试中也很容易出现,而且常作为压轴题出现. 简言之,“重点”即是考试易考的,而“难点”是难懂的,但不必过分担心“难点”,因为考试中考难点的比例是很低的. 我觉得“数学教学目标”和“数学教学设计”之间应该有一定的联系,“数学教学目标”即一堂课后或一个学期后学生们应该掌握住的知识、应该具有的水平,这常从课堂提问或考试中反映出来,“数学教学设计”类似于计划、步骤等,其类容应是教什么、如何教. 个人见解,如有错误,望君海涵.

名词解释数学教学重点数学教学难点数学教学目标数学教

3,如何解决小学数学中的难点教学

一、教学难点的产生: 现代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认识其新知识的过程中,伴着同化和顺应,使原有的认知结构不断再构的过程。 从认知发展理论来分析,在教学时,如果所学习的内容能通过学生的思考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这样的学习内容学生容易理解。如果所学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信息产生冲突,引起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需要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这种通过顺应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知识则比较困难。因为认知结构本身也有一种定式,这种定式的消极作用会阻碍认知的飞跃,从而造成学习新知识的困难,形成教学难点。因此,教学难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作为认识客体的教材内容,然而它还决定于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和指导主体认识客体而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即决定于教师、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当然,在同一个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同化和顺应往往同时进行,难以截然分开。由于学生个体数学认知结构的差异,教学难点的形成也必然存在差异,在实际操作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灵活确定教学难点。 二、教学难点的含义 : 什么是教学难点?有学者认为,教学的难点一般是指教师较难讲清楚、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产生错误的知识内容。也有的学者认为,数学中的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按笔者的理解,教学难点可以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方面来确定,也就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概念、原理、定律法则、公式等知识可以认为是难点,对于那些应用基础知识去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而感到困难,或是通过反复训练学生难以内化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难点。 需要说明的是,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重点也不一定是难点,而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难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同样一个问题,在这个班级是难点,而在另一个班级则不一定是难点。 三、教学难点的突破 : 1、郾启发讲解法。就是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教师有必要进行有意义的“讲”。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讲”不是“灌输”,而是“启发讲解”,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理解知识。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如,苏教版课改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植树问题)”,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是植树的棵数与间隔之间的关系。为此,我运用启发讲解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好。
一堂数学课上得好不好,关键看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师能力的表现。 首先,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重点确定好难点。数学教学重点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是由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从学生认知水平来分析,通过同化掌握事物知识点是教学难点。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差异。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通过课堂练习能及时了解当堂教学效果,使教与学的信息得到立即反馈,避免“亡羊补牢”。总之,要根据学生实际,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确定好难点。 其次,把握好重点和难点是突破难点、突破重点的前提,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想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出难点,首先要深钻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各章节和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是备足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的认知水平,并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的精心准备,正确的定位,就为教学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重点来自于知识本身,是由于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因而对每一个学生均是一致的。而教学难点却不同,它依赖于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实践证明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点的难点突破速度与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由于教学重点与难点二者形成的依据不同,所以有的教学内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有的内容是教学重点但不一定是教学难点,有的内容是教学难点但不一定是教学重点。但是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由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只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备课上多动一番脑筋,多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大纲,努力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弄清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全心全意的投身到教学工作中去,就能找到关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锦囊妙计”,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如何解决小学数学中的难点教学

4,数学教学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意义: 教学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忽视教学设计,则不仅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容易使教学走弯路,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地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 (1)情境创设——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情境; (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源(教学资源),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 (3)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自主学习策略是引导学生自王学习、自主建构的内在因素,其作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达到自主建构的目标; (4)组织协作学习——通过协作交流、思想碰撞、取长补短,深化学生的意义建构; (5)组织与指导自主发现、自主探究——在建构知识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发现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5,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否每节课都有难点其意义如何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2010年12月14日,龙岗一小全体数学教师在学校李正茂校长的带领下一同参加了重庆市“领雁工程”学习并进行了研讨。会议由科研室副主任兼数学教研组长江传绪主持,会议从下午2点一直持续到4点半。会上老师们聆听了曹培英老师的讲座《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同时还聆听了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陈玮娜执教的《万以内数认识》使老师们受益匪浅。 曹老师的讲座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什么是教学的重点、难点;二、怎样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三、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曹老师指出:教学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某一部分内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教学难点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学生较难理解、掌握或容易产生错误的学习内容。一般来说,教学重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怎样突出重点、媒体配合、数的读写和比较数的大小这几个方面来学习的:从高位比起。其中1000这个数安排在这里非常好、什么是教学的重点,帮助内化。会议由科研室副主任兼数学教研组长江传绪主持。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从而引出万位,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数位: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千以内数的认识》、自然,然后1000。 老师们一起聆听了陈玮娜老师的执教的《万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很感兴趣、数位。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然后在此基础上准确描述表达。一般来说。然后对一开始收集出示的三个数从计数单位。,综合分析确定:教学重点是指学科或教材某一部分内容中最基本、师生互动:“吃透教材”→把握教学内容,抽学生上来抽数字;专项训练,并按要求放在数位表上、掌握或容易产生错误的学习内容。曹老师的讲座为老师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会议从下午2点一直持续到4点半、技能、逐步渗透,给以凸显,学生体会到数位不同时数的比较方法,使老师们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拨到10个1000时自然的引入到千位上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组织对比,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时。,予以保证,也得到了实践的锻炼、方法,同时也一起分享了曹老师的点评。 2.游戏设计生动贴切,融会贯通,充分运用《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结构来学习、难点。 曹老师的讲座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这样的安排设计可以看出老师注重结构意识,掌握内容结构—教材依据,都是从计数单位。教师在确定重难点时要做到、酌情拓展:万以内数的认识。会上老师们聆听了曹培英老师的讲座《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2010年12月14日:一,且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很合理,教学重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得出学会了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促进掌握,预作铺垫,加深理解等等。 会后老师们还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重难点进行了研讨、数位;数位相同时数的比较方法、多举实例、递进巩固:在学习比较数的大小这一环节时、怎样确定教学的重点、数的组成等几个方面来说一说,从这几方面去自主学习,吃透学生提高两种“解读”智慧:时间分配、比较大小、过程: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来学习。先让学生回忆、1000的拨:五位数>四位数>三位数>二位数>一位数、活动安排、学生较难理解,设计了抽数字的游戏,其实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数的比较大小等。于是重心下移让学生小组合作;提前孕伏:熟悉课程标准—评价依据、纵向的联系,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把握教学的重点,龙岗一小全体数学教师在学校李正茂校长的带领下一同参加了重庆市“领雁工程”学习并进行了研讨、数的组成、加强辨析,按这一结构;适当分散。使三维目标得到体现、难点、数的组成。老师们将乘上“领雁工程”的列车一路前行、难点是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手段,了解学生实际—学生依据、最重要的知识、数的组成等方面去学习、突破难点、数位;学以致用、生生互动方面较欠缺。随后曹老师还一《垂直与平行》为例指出教师要吃透教材;三,揭示课题?学生自然的想到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结构,“吃透学生”→把握学生真实思维与最近发展区。陈老师的结构意识很强:《千以内数的认识》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然后提问。教学难点是指教师较难讲请楚。但面向全体。曹老师指出: 1.结构意识强。同时还聆听了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陈玮娜执教的《万以内数认识》使老师们受益匪浅。在边抽边放的过程当中,让老师们更加懂得了如何突出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突破一节课的教学难点,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计数单位,它们的结构是相同的;教学难点具有相对的差异性

6,数学教学如何突破重难点

1、所谓教学重点,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有突出作用的内容”。也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意义、法则、性质、计算方法还包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2、教学难点,一般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理解和掌握起来感觉比较困难的关键性的知识点或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问题。 教学重点来自于知识本身,是由于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教学难点依赖于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二者都是由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二、研究教学重难点的意义何在 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落实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往往是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兴趣的催化剂。 三、突破重点、难点的几条主要策略 1.把握好教材是前提 引导学生学会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要想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一是深钻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第二是备足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并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的精心准备、准确定位,就为教学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 重点内容抓住主要特征一是应用广泛,二是与以后学习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新知识的生长点或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确定难点时,应注意两点:首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认真分析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过程中的难处;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认识和心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障碍。 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2.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是条件 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联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因此,新知识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识生长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们可以依据以下3点找准知识生长点:(1)有的新知识与某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要突出“共同点”,如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基础的,后者是除数由一位变为两位、三位,出现了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的问题。但无论除数是几位数,试商方法都是一致的,即有共同点,就是教学中应抓住的;(2)有的新知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要突出“连接点”,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由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通分两个旧知识组成的,它的关键问题是因为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通分则成为两个旧知识的连接点;(3)有的新知识由某旧知识发展而来的,要突破“演变点”,如“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这部分知识,要以前面能整除的除法验算为基础,两类验算都要用“商和除数相乘”,后者演变的是“还要加上余数”。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所以教师始终抓住角和边的特征深入认识各种三角形这一“演变点”,开展教学活动,进而不断突破。 3、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关键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根据学生实际,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温故知新法(迁移法)、动手实践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联系生活法、尝试法、比较法、发现法、转化法、求证法、游戏法等。 本课主要采用的是动手实践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比较法、发现法、求证法、游戏法。如在找分类标准上,“刚才我们将屋子里的这些人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你打算按什么标准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呢?”采用的是启发引导法;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进行三角形分类活动时,采用的是动手实践法、比较法、发现法;认识各类三角形时,采用的是直观演示法、发现法、比较法、求证法和游戏法,特别是在突破“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型特征”这一难点时,重点采用的是比较法、求证法和游戏法。在学生直观演示汇报中,老师发现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虽已知道各种三角形名称及概念,但分类却不准确,说明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其特征。于是老师以学定教,改变了预先的设计思路,顺应学生的思维,先让学生说出各种三角形的概念,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如比较法、求证法等进行验证,最后归纳、记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分一分、议一议、比一比、量一量、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由于经历体验的比较充分,因而从课堂学习效果来看,教师已经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但因在组织直观演示时耽搁了时间,又因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强,致使“活动体验,探究新知”的教学环节时间较长。 4、合理设计板书是途径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揭示教学重点难点的示意图,也是把握重点、难点的辐射源,板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把提纲性、艺术性、直观性融为一体,既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又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效果。 5、精心设计练习是保障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谓精心设计练习,关键在于“精”,精就是指要突出重点——新知识点、强化难点——易混淆、难理解处。因此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上的习题,理解编排意图,明确习题的目的和作用,从而设计有层次、有坡度、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本节课由于在探究过程中,有相应的即时练习内容和游戏活动,因此我在全课练习环节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内容,分别是基本练习填空、变式练习判断、拓展练习解决问题。但因时间关系,所以只完成了即时练习,未能更好的体现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 此外,处理重难点内容只靠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还不够,还须注意:第一,教师确定的难点不宜预先告诉或暗示学生。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比如“这节课的内容很困难,不容易学懂,同学们要专心”“这个问题难,不要紧张”这类“话与愿违”的话不要说。第二,教学节奏宜缓慢,适当调整语速、语调和语气。特别是讲解难点内容时还要密切注视学生的表情,如果发现多数学生蹙眉茫然,或提出的问题无人作答、举手人数寥寥无几时,教师一方面要舒缓节奏,放慢语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及时设台阶,给铺垫。另一方面用激励与信任的语气及时给以鼓励,帮助他们迎难而上。化难为易后要还原节奏,继续讲解非难点内容。

7,如何突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堂课上的好不好,关键看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总担心某个知识没讲全学生理解不透彻,总是反复强调,每一个角落讲到。结果学生学得吃力 ,最后教学质量还是上不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教学中没有把握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我觉得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下面我就谈一谈对此问题的点滴体会。一、 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是抓住每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做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抓住知识间的衔接,运用迁移的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性很强,每项新知识往往和旧知识紧密相连,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旧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基础和生长点。有时新知识可以由旧知识迁移而来,可同时它又成为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数学知识点就像一根根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由此可见,如果老师能够善于捕捉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自觉地以“迁移”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以旧引新、旧中蕴新,组织积极的迁移,就不难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了。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教学时,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知识点来教学,通过观察1/2=2/4=6/12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逐一变化,一遍又一遍的叙述由谁到谁的变化过程,老师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不断的重复中体会这一规律的存在,学会用同一语式去表达,但是到最后学生也未必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一句比较简练、准确地数学语言来描述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如果,我们在教学前先来分析一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知识基础,就会找到与它的叙述非常相似的“商不变的性质”和沟通两者联系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此时我们为了突破“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就可以在课前的复习环节安排对于“商不变的性质”的叙述和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练习。由此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揭示和建立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运用迁移的方法来突破重难点。这种方法得以实施的关键在于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应该是熟练的,他所掌握的前期知识是牢固的。因此,强调我们每一年段的老师都要把自己视为“把关教师”,让学生“走稳每一步”。三、在实际操作、观察、归纳等活动中突破重点和难点。动手操作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是以学生亲身经历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它主要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实际操作、观察、归纳等活动中领会新知识。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公式时,我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各一个,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物体有什么相同点?(等底等高),接着问:“他们的体积相等吗?”(不相等)接着问“既然不相等,那么他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先让学生猜测,然后分组实验,请学生用圆锥的容积装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中,看一看几次能到满?通过操作,学生很快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反之,圆柱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三倍。这样学生对学习内容记忆深刻,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又如在讲解《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可让学生先剪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学生从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一目了然。 四、精心设计练习,抓住重点突出难点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赞可夫曾说过:“不要进行盲目的,互不联系的,大量机械的练习”,这就要求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目的性,避免盲目性”。1、明确练习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很多老师观念陈旧,上练习课从不精心备课,使得在数学练习课教学中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练习课必须增强目标的明确性,要对知识理解做到心中有数;要对知识掌握的深浅度以及与已有知识的贯通与联系,作出预先的考虑与估计;要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作出精心安排和把握,对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也应该做到事先有独到的考虑。忌无的放矢,为练习而练习,甚至泡制“题海”
找到对的学习方法
知识的理解重点在关联生活,在小学应以形象化思考为主,加上参与。小学的难点在行为的规范,和孩子心理习性的把握,这时注意力和兴趣相关。答的少,但花时间了,欢迎追问。

8,数学教学如何突破重难点

1、所谓教学重点,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有突出作用的内容”。也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意义、法则、性质、计算方法还包括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策略等。2、教学难点,一般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理解和掌握起来感觉比较困难的关键性的知识点或容易出现混淆、错误的问题。教学重点来自于知识本身,是由于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教学难点依赖于学生自身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二者都是由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二、研究教学重难点的意义何在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落实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往往是学生思维活跃、激发兴趣的催化剂。三、突破重点、难点的几条主要策略1.把握好教材是前提引导学生学会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要想在教学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第一是深钻教材,从知识结构上,抓住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第二是备足学生,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并考虑到不同学生认知结构的差异,把握好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前的精心准备、准确定位,就为教学时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重点内容抓住主要特征一是应用广泛,二是与以后学习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新知识的生长点或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确定难点时,应注意两点:首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认真分析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过程中的难处;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认识和心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障碍。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教学难点是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2.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是条件小学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就是要借助于数学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由旧入新,组织积极的迁移,促成由已知到未知的推理,认识简单与复杂问题的联系,不断完善认知结构。因此,新知识的形成都有其固定的知识生长点,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们可以依据以下3点找准知识生长点:(1)有的新知识与某些旧知识属同类或相似,要突出“共同点”,如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是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基础的,后者是除数由一位变为两位、三位,出现了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的问题。但无论除数是几位数,试商方法都是一致的,即有共同点,就是教学中应抓住的;(2)有的新知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旧知识组合而成,要突出“连接点”,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由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通分两个旧知识组成的,它的关键问题是因为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通分则成为两个旧知识的连接点;(3)有的新知识由某旧知识发展而来的,要突破“演变点”,如“有余数除法的验算”这部分知识,要以前面能整除的除法验算为基础,两类验算都要用“商和除数相乘”,后者演变的是“还要加上余数”。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所以教师始终抓住角和边的特征深入认识各种三角形这一“演变点”,开展教学活动,进而不断突破。3、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关键《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根据学生实际,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温故知新法(迁移法)、动手实践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联系生活法、尝试法、比较法、发现法、转化法、求证法、游戏法等。本课主要采用的是动手实践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比较法、发现法、求证法、游戏法。如在找分类标准上,“刚才我们将屋子里的这些人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分类,你打算按什么标准给这些三角形分类呢?”采用的是启发引导法;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进行三角形分类活动时,采用的是动手实践法、比较法、发现法;认识各类三角形时,采用的是直观演示法、发现法、比较法、求证法和游戏法,特别是在突破“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型特征”这一难点时,重点采用的是比较法、求证法和游戏法。在学生直观演示汇报中,老师发现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虽已知道各种三角形名称及概念,但分类却不准确,说明学生根本没有理解其特征。于是老师以学定教,改变了预先的设计思路,顺应学生的思维,先让学生说出各种三角形的概念,再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如比较法、求证法等进行验证,最后归纳、记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分一分、议一议、比一比、量一量、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由于经历体验的比较充分,因而从课堂学习效果来看,教师已经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但因在组织直观演示时耽搁了时间,又因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强,致使“活动体验,探究新知”的教学环节时间较长。4、合理设计板书是途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缩影,是揭示教学重点难点的示意图,也是把握重点、难点的辐射源,板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是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把提纲性、艺术性、直观性融为一体,既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又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效果。5、精心设计练习是保障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技巧,从而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所谓精心设计练习,关键在于“精”,精就是指要突出重点——新知识点、强化难点——易混淆、难理解处。因此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上的习题,理解编排意图,明确习题的目的和作用,从而设计有层次、有坡度、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本节课由于在探究过程中,有相应的即时练习内容和游戏活动,因此我在全课练习环节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内容,分别是基本练习填空、变式练习判断、拓展练习解决问题。但因时间关系,所以只完成了即时练习,未能更好的体现这一环节的教学目的。此外,处理重难点内容只靠教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还不够,还须注意:第一,教师确定的难点不宜预先告诉或暗示学生。这样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压力。比如“这节课的内容很困难,不容易学懂,同学们要专心”“这个问题难,不要紧张”这类“话与愿违”的话不要说。第二,教学节奏宜缓慢,适当调整语速、语调和语气。特别是讲解难点内容时还要密切注视学生的表情,如果发现多数学生蹙眉茫然,或提出的问题无人作答、举手人数寥寥无几时,教师一方面要舒缓节奏,放慢语速,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并及时设台阶,给铺垫。另一方面用激励与信任的语气及时给以鼓励,帮助他们迎难而上。化难为易后要还原节奏,继续讲解非难点内容。

9,小学数学授课的难点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已经形成了一套以知识为核心的观念,在制定数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活动,把握不住关键情节,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课的知识教学目标上,而忽视了“教学难点”的探研。为提高对“教学难点”的认识和如何解决小学“教学难点”问题,笔者以互相学习的心态,列举一些观点、方法与同仁切磋。 一、教学难点的确定。 1、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难点: 一般情况下,学习中凡是需要通过教学认知结构进行改造而掌握的教学知识点,就是教学难点。凡是通过认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加工,而掌握的教学知识点,不一定是教学难点。但在现实操作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灵活定位。在同一个学习过程中,在同一种“教学难点”中,由于学生个体的教学认识结构的差异,和遭遇难点或在突破难点的速度上的个别差异,在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中,就不一定都是难点。例如,除法、分数、比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通过知识的迁移,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又使学生弄清之几个概念之间的异同:虽然“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数中的分子,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分数中的分数线,它们都可表示两数相除关系,但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既可表示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也可表示不同类量之间的相除关系。根据三者之间的联系,在解这三类应用题时,通过灵活转换,化难为易,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把一种农药和水按照1:2500配成药水。在1000千克的水中,应放这种农药多少千克”这道题时,可用比、分数、除法三种方法解答这三个概念就成为该课内容的教学难点之一,在教学上必须通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沟通这三类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区分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是“在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占相对重点的前提叛断”,也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如果某知识点是某知识单元的核心或后继学习的基石或有广泛应用等,即可确定它是教学重点。数学教学重点是基于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而客观存在的,因而对每一位学生均是一致的。 而教学难点却不是,正由于重点与难点二者形成的依据不同,有的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有的内容是重点但不一定会形成难点,有的内容是难点但不一定是重点,还有的内容虽然难却也并不一定就等于教学难点。 如:学生在感知与问题有关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旧知识、旧经验的迷惑不知不觉地用原来熟知的知识规律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将思维活动引入歧途。如:学习了解比例知识(3:X=6:7)有些学生受到前面解方程知识的干扰,在解答过程中,他就把X看成是方程的除数,而运用除数等于被除数除以商的解答方法来解答(x=3÷ )又如:学习化简时,学生很容易把化简和求比值混淆起来,像化简比4: =10:1或 4: = , 有的学生错误的写成4: =10变成求比值了。 总之,这种知识的前后干扰,常常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困惑,在解题时选错用错知识,导致错误发生。这就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二、教学难点的把握。 教学难点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可能成为学生学习上的分化点,另一方面又是学生智慧的开窍点。因此,找准教学难点,花力气突破教学难点,既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爱学数学,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完善其数学认知结构,会学数学,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与意识。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1、寻找“模式” 如何突破难点,首先需要努力寻找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某个与教学难点最接近的知识或经验作为“模式”由于数学教材按其逻辑顺序编写的,因此,总可找到“模式”作为学生学习上的对照物。 如:在教“千米的认识”时,对1千米究竟有多长,学生缺乏认识,难以理解,仅是“纸上谈兵”根本不了解问题。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就带学生来到操场,请学生面对100米的跑道,告诉他们从跑道的起点到终点有100米。请学生先观察100米的长度,照这个“模式”估计一下,从学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有100米远?然后引导1千米=1000米。就是说1千米是100米的10倍。这样以“100米”作为对照物学生在学习“千米的认识”时就对“千米”的空间距离有了感性认识。 2、“途径”尝试。 突破难点可采用启发式进行点拨指导,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还可以采用相应求证方法等各种途径,但不可忽视“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发表意见。如“小明原有一些邮票,又收集了20张,送给小东25张,还剩下48张,小明原有多少张邮票?”这是“解决问题”的教学难点,笔者采用小组讨论,放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整理条件,结果是:第一种用画图法;第二种用列表法;第三种用摘录条件法。教师进行对照、比较、使学生明确用画图或列表法表示题意就比较困难,不够清晰,更适合用摘录条件法来表示题意。(原有?张←又收集20张←送给小东25张←还剩下48张)只要从逆向整理解题思路,就解决了难点。这样引导学生从合作学习中跨越难点。 3.注重反思 对教师而言,对教学难点突破策略的选用不能“随心所欲”而要“三思而后行”。教师应自觉在课前反思:如选用该策略突破教学难点,能否有效促进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否得到相应的发展?也就是充分考虑对教学难点策略运用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发展性。 在引导学生突破教学的过程中师生要始终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对突破过程持一种谨慎的批判态度。能自觉地自我评价采用的突破方法是否恰当,并能进一步作出必要的“修正”,特别是在遭遇挫折后要及时作出必要的调整,以实现突破策略的有效性。 4、发挥技术 在突破教学难点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技术各自的优越性,并实现必要的联合与互补,从而有效促进教学难点的突破,促进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如:教学长方体的“棱”时,教师制作课件,在多媒体上演示用刀切萝卜:切一刀出现“面”切两刀出现“棱”,切三刀出现“顶点”,让学生在演示的趣味中,意会了“棱”“面”“顶点”。从而达到解决教学难点的最直观最现实的尝试。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课,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小学数学教学难点消灭在课堂上。
5.比是8:3比值是三分之八6.也是 三分之八7.锐角三角形8.不会9.两个都是45
既能勾起学生的兴趣,又图文并茂得通熟易懂的讲透了知识两者短时间内同时做到,又能长时间保持很难

10,在教学中如何解析小学数学重点难点的

教学重点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突破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堂课上的好不好,关键看教师是否正确地讲解了教材的基本内容,是否突破了教材的重点及解决了教材的难点,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的基本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总担心某个知识没讲全学生理解不透彻,总是反复强调,每一个角落讲到.结果学生学得吃力 ,最后教学质量还是上不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教学中没有把握住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我觉得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下面我就谈一谈对此问题的点滴体会.一、 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是抓住每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的前提.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还要长智慧……,培养学生肯于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做为一个数学教师,要明确这一目的,把我们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学生智力上,着眼于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走路,首先自己要识途.我感到,要把数学之路探清认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深钻教材,抓住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备课时既能根据知识的特点,又能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精心设计,精心安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课前的充实准备,就为教学时突破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抓住知识间的衔接,运用迁移的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性很强,每项新知识往往和旧知识紧密相连,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旧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基础和生长点.有时新知识可以由旧知识迁移而来,可同时它又成为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数学知识点就像一根根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由此可见,如果老师能够善于捕捉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自觉地以“迁移”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以旧引新、旧中蕴新,组织积极的迁移,就不难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了.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教学时,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知识点来教学,通过观察1/2=2/4=6/12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逐一变化,一遍又一遍的叙述由谁到谁的变化过程,老师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不断的重复中体会这一规律的存在,学会用同一语式去表达,但是到最后学生也未必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一句比较简练、准确地数学语言来描述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如果,我们在教学前先来分析一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知识基础,就会找到与它的叙述非常相似的“商不变的性质”和沟通两者联系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此时我们为了突破“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就可以在课前的复习环节安排对于“商不变的性质”的叙述和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练习.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包罗万象,每堂课都有它自己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最容易疑惑不解的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它犹如学生学习途中的绊脚石,阻碍着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化解难点、解除疑惑,是教学过程顺畅有效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教学难点本身也属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概念、性质、法则、计算等等.为了帮助学生解决重点、理解难点,使感性知识理性化,实现知识的长久记忆和灵活运用,教师在突破重难点时要讲究教法的直观、形象和具体,要讲究新旧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要补充相关的感性素材.教师的教学只有结合学生实际,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提高. 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几点做法: 一、抓住强化感知参与,运用直观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鉴于小学生的思维一般地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他们要接触并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却是抽象的,这就需要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直观正是解决从具体到抽象这个矛盾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拼一拼、分一分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新知、获得表象,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动手画、量、折叠、剪拼几何图形,做一些立方体模型,使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形成过程、特征和数量关系.如学生在用圆规画圆时,通过固定一点、确定不变距离、旋转一周等操作,对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特征和怎样画圆就会有较深刻的感性认识. 二、抓住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联系生活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中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所以,我们数学应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并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我们都知道“利息”知识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我在教学“利息”时,让学生通过5000元存入银行,计算整存整取三年期、整存整取五年期,体会到期后会取得多少利息等.这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了有关利息、利率、本金的含义,体会了数学的真实.只有让数学走进生活,学生才会愿学、乐学,从而激发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 三、抓住小学生的特点,运用游戏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注意只能保持15分钟左右.在教学中,如果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他们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对象上来,使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课堂气氛妙趣横生,师生情感融为一体.如:学习“倍”的概念时,和学生一起做拍手游戏.教师首先拍2下,然后拍4个2下,让学生回答第二次拍的是第一次的几倍.接着,按要求师生对拍,进而同桌同学互拍.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始终精神集中、情绪高涨.这种简单易行的游戏,深受学生喜爱,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四、抓住知识间的异同,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如: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之不出一点差错,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教者也有“高招”使学生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造成上课一听就懂、课后一做就错的不良后果.这样其实是教师对教学难点没吃透、教学中教学难点没突破的反映.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一两个典型的例题,让学生暴露错解,师生共同分析出错误的原因,比较正、误两种解法,从正反两个方面吸取经验教训,使学生真正理解重难点,灵活运用新知. 五、抓住知识间的联系,采用转化的策略突破重点和难点 转化的方法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复杂的转化为简单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将看来不能解答的转化成能解答的,简单地说就是化未知为已知、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做到“化新为旧”,抓住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逐步教给学生一些转化的思考方法,让学生掌握多种转化途径,就能掌握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为例,“替换”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从学生的认知结构上看,掌握这一解题策略的过程是顺应的过程.因此,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教学难点,即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除此以外,这节课的另一个教学难点是,在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相差关系的问题时,要找准总数与份数的对应数量,理解总数的变化,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只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备课上多动脑筋,多花心血,认真研究大纲,努力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弄清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就能找到关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锦囊妙计”,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文章TAG:设计数学教学难点的意义设计数学数学教学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