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数学 > 知识 > 幼儿园实验课教案20篇,幼儿园课程教案

幼儿园实验课教案20篇,幼儿园课程教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7-16 14:30:00 编辑:挖葱教案 手机版

1,幼儿园课程教案

大班科学:神奇的布 设计意图 初夏雨水多,阳光烈,伞是幼儿经常接触的物品,他们通常对伞都很感兴趣。借此机会,可以让孩子了解伞面是利用不吸水的布制成的,让幼儿通过实验了解不同布的吸水性,从而理解伞面的制作道理。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生活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检验自己或别人的假设。 【活动目标】 1、 通过实验初步感知不同布的吸水性不同。 2、 发展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生活现象的好奇心。 【活动准备】 1、各种质地的布块若干(棉布、纱布、绒布、尼龙布、麻布、塑料布等)及眼药水瓶若干。 2、挂图。 【活动过程】 1、 幼儿猜猜:换别的布做伞面,行不行? 2、 幼儿分组观察各种布的区别。引导幼儿用眼睛看(颜色),用手摸一摸(厚薄、软硬、粗细),使劲拉一拉,听听它们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都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 教师用棉布实验,将水滴在上面。 (1) 操作之前请幼儿猜猜:水滴上去后会怎样?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2) 教师将水滴上去之后,请幼儿观察,用语言总结变化。(如:水透进布里去了;布把水吸进去了;有水的地方变湿了等。)  4、 请幼儿猜想一下,如果用眼药水瓶滴水在其他布的表面上,会发生什么变化。有能力的幼儿可以说一说判断的根据。 5、 幼儿分组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协助、指导。   将水滴在不同布的表面,看看水滴在不同材料的表面是如何改变的。是停留在一个地方还是散开;是停留在表面还是渗透进去。如果能渗透,比较一下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快,在哪种材料上渗透得慢。再多滴几滴试一试。滴完水后,可以用手在材料上摸一摸,压一压,比较不同材料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幼儿交流自己操作时观察到的情况和想法。  6、 讨论:哪一种材料吸水性好?哪一种材料吸水性较差?按其吸水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一下。选出吸水性最好的和最差的材料,比较它们在外观形态、软硬程度和表面的触感上有什么不同。  7、 想一想:吸水性强的布与吸水性差的布各有什么作用?我们的身边和生活中是否有使用这种材料的布做成的东西?为什么会使用它们?(比如:为什么用软的吸水性好的布做毛巾、手帕?为什么用结实的不吸水的布做雨棚、雨伞等?)  8、 出示挂图:(1)小明热得满头大汗,在到处找擦汗的东西;(2)妈妈看到地上很脏,想做一个拖把拖地;(3)外面下雨了,爸爸想买一件雨衣,雨衣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小方总是把桌子上弄得油乎乎的,妈妈想铺一张桌布,应该选什么材料?请幼儿根据不同的情况在材料筐中找出一种最合适的布。 【活动延伸】 1、 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如醋、油等。让幼儿观察不同的液体在不同布的表面上有什么变化。  2、 教师向幼儿介绍几种布的名称、作用和原料。

幼儿园课程教案

2,小班科学滚小球活动教案摩擦

活动目标: 1、体验探究摩擦力的乐趣。 2、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学习观察和记录,感知不同材料对汽车滑行速度的影响。 活动重点: 学习观察和记录,感知不同材料对汽车滑行速度的影响。 活动难点: 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不同材质的滑道(木板、毛巾、瓦楞纸赛道) 2、相同的小车若干个。 3、一人一份记录表、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摩擦力。 出示小汽车,幼儿到前面来玩一玩。 问题:小汽车跑着跑着,最后都会慢慢的停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原来啊,在小汽车行驶的过程中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阻碍它前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二、实验操作探索 1、猜测 一条是木板赛道、一条是毛巾赛道、一条是瓦楞纸赛道,小朋友想一想,那条赛道上的小汽车速度最快呢?(猜测在同样高度下,同时出发,不同粗糙面哪个表面速度最快) 幼儿猜测、记录并讲述猜测理由和结果。 2、验证:实践操作探索 结果是不是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呢?我们一起来试验一下吧。 幼儿实验验证:三辆相同的小汽车分别在光滑的积木、毛巾、瓦楞纸的赛道上同时往下滑行,观察三辆汽车的速度并记录。老师指导。 3、幼儿说出自己的实验结果,师幼共同讨论。 你发现了什么?跟你刚才想的一样吗? 为什么在木板上小车滑行得最快?为什么在瓦楞纸上最慢呢? 引导幼儿说出不同粗糙程度的接触面对小车滑行速度的影响。 小结:毛巾和瓦楞纸摸起来粗粗的,摩擦力大小汽车走的慢;木板摸起来很滑,摩擦力小,小车走的快。 4、教师对结论再次验证。 三、尝试运用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增大摩擦力 出示图片:车到了终点怎样快速安全的停下来?(刹车增大摩擦力) 2、减小摩擦: 出示图片:地板上走路容易摔倒怎么办? 下雨天或下雪天,在光滑的马路上行驶怎样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
一、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自己上厕所,不尿湿裤子。  2、教育幼儿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学会谦让。  二、活动准备  教师将本班厕所打扫干净,便于幼儿参观。  三、活动过程  1、参观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本班活动室的厕所。让幼儿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  2、认识男厕所和女厕所。  分清便池、便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男孩站着小便,用便池;女孩坐在便桶上或蹲在便槽上小便。  3、参观幼儿园公用厕所。  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的公用厕所,告诉幼儿在室外活动时,可就近入厕。  4、让幼儿懂得大小便时要上厕所。  (1)带幼儿回到活动室,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教育幼儿在集体活动前、饭前、睡觉前上厕所,有小便时应及时上厕所小便,不要憋尿,尿湿裤子。)  (2)教师请幼儿谈谈讲讲。  小便时厕所里人多怎么办?小便急怎么办?(厕所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5、教男孩子上厕所。  (1)教师请男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将小便弄到便池外?(小便时,不要离便池太远,避免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离便池太近,以免弄赃裤子。)  (2)教师还要告诉男孩子,穿有拉链的裤子小便时,要小心,不要损伤皮肤。  6、教女孩子上厕所。  教师请女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让小便弄湿裤子?(小便时,要将裤子脱低一些,然后坐在便桶上;蹲在便槽上小便时,要用手托住裤子。)  7、请想上厕所的幼儿去小便。教师观察幼儿入厕情况,及时予以评价。  四、活动建议  1、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随时提醒幼儿及时大小便,用厕所人多时应相互谦让。  2、请家长注意不要给男孩子穿带拉链的裤子。女孩子的裤子要易于穿脱。

小班科学滚小球活动教案摩擦

3,幼儿园草的社会实践课教案大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草的作用。  2、欣赏歌曲《小草》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3、能用美工方式表现小草。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可让幼儿表现小草的大版面及皱纹纸、颜料、笔、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2)《小草的本领》的图片或课件。  2、资源利用:幼儿园内或附近的草地、花圃。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草地上自由游戏,引导幼儿观察草地上的小草,数一数小草有多少,体验草地上的小草之多。引导幼儿找一找草地上有没有小动物,闻一闻小草的味道,体验小草的香味。  2、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知道的小草的作用,你知道小草有什么本领吗?  ·教师利用课件或图片小结,让幼儿了解小草的作用,如:草可以做人类及动动的粮食,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草籽是许多小动物越冬的粮食,有的草可以做中药材,还有的草可以建房屋···  3、教师播放歌曲《小草》让幼儿欣赏。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师:你喜欢这首歌曲吗?歌曲中唱了什么呢?  4、教师鼓励幼儿跟着音乐自由做动作。引导幼儿在《小草》的音乐中自由选择美工材料,在大版面上共同创作主题画《草地上》。
1.钻研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的在钻研大纲、教材的基础上,掌握教材中的概念或原理在深度、广度方面的要求,掌握教材的基本思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一般应包括知识方面、智能方面、思想教育方面.课时教学目的要订得具体、明确、便于执行和检查.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制定教学目的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内容、学生素质、教学手段等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考虑其可能性.2.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在钻研整个教材的基础上,明确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重点和难点.所谓重点,是指关键性的知识,学生理解了它,其它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因此,不是说教材重点才重要,其它知识就不重要.所谓难点是相对的,是指学生常常容易误解和不容易理解的部分.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难点.写教案时,主要考虑这样几类知识常常是学习的难点:①概念抽象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的知识.②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③现象复杂、文字概括性强的定律或定理.④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不能或不必做深入阐述的知识.⑤概念相通、方法相似的知识.⑥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中而造成困难的知识.3.组织教材,选择教法根据教学原则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设备条件来组织教材考虑教法,初步构思整个教学过程.教材的组织是多种多样的,同一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组织结构.但不论是那一种结构都必须围绕中心内容,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贯穿重点,确定讲解的层次和步骤.同时,在选择教法上,还必须充分重视考虑如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4.设计数学程序及时间安排对于上课时如何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题;新授课的内容如何展开;强调哪些重点内容;如何讲解难点;最后的巩固小结应如何进行等程序及其各部分所用的时间问题,都应在编写教案前给予充分的考虑.5.设计好板书、板画板书、板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编写教案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板书的设计可以从钻研分析教材的知识结构入手,也可以从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草的作用。  2、欣赏歌曲《小草》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3、能用美工方式表现小草。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1)可让幼儿表现小草的大版面及皱纹纸、颜料、笔、剪刀、胶水等美工材料。(2)《小草的本领》的图片或课件。  2、资源利用:幼儿园内或附近的草地、花圃。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草地上自由游戏,引导幼儿观察草地上的小草,数一数小草有多少,体验草地上的小草之多。引导幼儿找一找草地上有没有小动物,闻一闻小草的味道,体验小草的香味

幼儿园草的社会实践课教案大全

4,怎样装进瓶子里中班科学实验活动教案

参考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到玩变色游戏的乐趣,产生探索的欲塑; 2、感知颜色的变化,进行三种颜色的分类。 3、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获得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透明饮料瓶若干个,颜色标记,塑料篓子三个。 【活动过程】 一、观察、探索瓶子的秘密。 1、导人:“小朋友,平时我们常常会喝饮料,饮料www.jy135.com瓶有各种各样的。今天我带来的可是神奇的饮料瓶。(揭开遮布)这些瓶子怎么神奇呢?这些瓶子呀都会变魔术!” 2、观察瓶子 “大家快来看看,神奇的瓶子是什么样的?”(都是透明的,身体是细细长长的……装着没有颜色的水。)教师要做准确概括。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呢? 二、发现秘密,激发探索欲望。 过渡:“瓶子里有秘密噢!下面一个人拿一个,我也拿一个。”(注意:站的位置不要太挤,不要背对大家。) 1、晃瓶子 (1)“拿好你的瓶子,音乐响起来,让我们和瓶子一起跳个舞吧。” (2)“让瓶子动起来,让瓶子里的水也跳动起来!” 2、找变化 (1)“看看你们的瓶子有没有什么变化啊?”(只有三位幼儿拿的瓶子里的水变颜色了。注意让孩子自己说出颜色。) (2)“咦,你瓶子里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他的也变了,变成了什么颜色?我的怎么没有变啊?(感到很奇怪。) (3)收瓶子:“我们先把瓶子送回去,然后赶快坐到椅子上。” 幼儿讨论:想想会是什么原因呢?” 三、玩变色游戏,进行颜色分类。 过渡:“这儿还有好多神奇的瓶子呢(揭开遮布),一个人拿一个,我们再来试一次吧。” 1、变颜色 “准备好。(音乐开始)动起来吧,让瓶子里的水也跳动起来!” 2、送瓶子 (1)(音乐停止)“你们发现了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这红红的像什么?” (2)“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我数一,二,三,红色和红色站在一起,蓝色站在一起,黄黄站在一起。我要开始数啦,一,二,三。”(检查) (3)(神秘一点)“嘘!我的瓶子在和我说话呢,他说瓶宝宝想要回家了。他们的家在哪儿呢?找找看,在这儿呢,(出示空篓)上面还贴着标记。下面请你们看着瓶子里水的颜色,按标记把瓶子送回家吧。” (注意:节奏要慢一点,要让孩子都能安静下来才开始说,不要急。) 四、再变颜色,揭示秘密。 1、老师换瓶盖变色。 过渡:“瓶宝宝都回家了,我们也坐到椅子上休息休息吧。” (1)“刚才我瓶子里的水变成了黄颜色,它说它还会变颜色!”“这次能变出什么颜色呢?我们仔细看看吧。”(边说边换瓶盖,音乐起。如果有孩子说出我换瓶盖了,“我是在换瓶盖,老师为什么要换瓶盖呢,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2)“看,颜色真的又变了,变成了?绿色啦!” (3)“你们也把瓶宝宝轻轻地请出来。看清楚你拿的瓶子,里面的水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拿瓶子,随音乐的节奏舞动。 (4)“瓶子里的水变色了吗?为什么没变色呢?” 2、小朋友换瓶盖变色。过渡:“原来这里面有一个小秘密呢!想知道的人赶快找一张椅子坐下来。”(幼儿回位置)幼儿猜测。(如幼儿猜测不到,教师启发:细心的小朋友就会发现,刚才魔法师换了一个瓶盖,瓶子里水的颜色就又变了,那么,秘密到底在哪儿呢?) (1)“秘密真的在瓶盖里吗?我们拧开瓶盖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2)“对了,盖子里有颜色。看看你瓶子里水的颜色和瓶盖里的颜色是不是一样的啊?” (3)“请你看看你旁边的小朋友和你的颜色是不是一样的。找一个和你颜色不一样的,互相交换一下瓶盖,换好后一定要用力把瓶盖拧紧。” (4)幼儿换瓶盖(音乐响起来)。 (5)“原来是什么颜色的?现在变成什么颜色了?”两三名幼儿说。 (6)结束语:“噢,不同的颜色碰到一起,就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小朋友们请带上你的瓶宝宝,跟老师来吧!我们再去换个瓶盖,试试看吧!”
文章TAG:幼儿幼儿园实验教案幼儿园实验课教案20篇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